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把脉当前经济形势,定调来年发展大计。如何确保中国经济在新征程上行稳致远,此次会议传递出的重要信号备受关注。
压力面前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稳”,成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突出的关键词。在不到5000字的消息稿中,“稳”字出现25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经济研究所所长杨瑞龙表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是首要考虑。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短期来看,供给、需求、预期三者叠加在一起,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有足够的韧性,未来的增长潜能还是非常大的。
“稳中求进的提法虽然和过去是一样的,但今年有更丰富的含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不仅是在经济工作的安排上,在推进减碳、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等多个方面都应该坚持稳中求进。这是总结“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实践所形成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原则。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谭小芬表示,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信心。具体来看,一是发挥宏观政策的逆周期调控作用,应对需求收缩;二是双碳政策温和纠偏,“先立后破”应对供给冲击;三是释放一系列稳增长信号以扭转预期、提振信心。
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提振信心
此次会议指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
2018年7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六稳”方针。2020年4月,中央又提出“六保”的新任务。此次会议特别提出“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就业是民生之本,保民生就必须要保就业,保就业就必须保市场主体,这1.5亿左右的市场主体,就是就业的基本盘。”张立群认为,此次会议从最需要关注的地方着眼,强调了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的思维。
张立群进一步解释,此次会议围绕保市场主体,做了三个方面的重要安排:一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为市场主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持续实施惠企助企政策,支持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解困;三是深入推进实施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政策,进一步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不合理因素,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建立一个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扩大内需、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工作更全面、更快地落实好。”张立群说。
七类政策系统发力 相辅相成
以稳为主基调,在保持大局稳定的前提下谋进。会议提出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七大政策: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如果把经济政策系统比做一台机器,最核心的是宏观、微观、结构、改革开放这四个政策。” 杨瑞龙表示,宏观政策是短期稳定经济的手段,微观政策和结构政策分别是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中长期政策工具。而要让宏观、微观、结构性政策发挥足够的效率,则要靠改革开放。
谭小芬表示,宏观政策中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是新增提法。未来,一方面,货币政策要为配合财政政策发力提供良好的流动性环境;另一方面,在重点支持领域双管齐下,财政政策通过减税、支出等方式予以支持,货币政策通过结构性工具等加以引导。
与此同时,会议为明年的房地产政策定调,重申要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提出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谭小芬强调,“短期内要保障房地产行业正常运转,不触发系统性风险,恢复房企投资信心;中长期要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转型,包括发展长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市场。”